昨天的蘋果CarPlay的新聞稿一出,汽車界和IT界的屏又被刷了。蘋果這兩年的推新能力讓人捏了一把汗。期待中的智能穿戴設備和iTV遲遲不發,蘋果新的盈利增長點還能出現嗎?這下投資者們終于可以舒一口氣了……果粉們也有了新的賣腎理由……(這次賣倆也不夠用啊!汗。。。)媒體也終于不用從5S發布開始,天天尋覓各種iPhone6抑或是12寸iPad的假想圖……
CarPlay難以改變汽車世界
筆者不是這三類人群中的任何一類。冷靜下來覺得,私以為Carplay絕不會再復制iPod、iPhone和iPad“再次改變一切”的奇跡……理由如下:
——設計理念過于以自家產品為中心,汽車廠商的利益難得體現
為什么這樣講?這次蘋果新聞稿的CarPlay與去年在MWC2013展出的IOSinthecar在理念上發生了變化:Carplay并不是一個完整的車載操作系統,本質上是個連接iPhone部分功能的大號觸摸屏。這樣就會產生以下幾個問題:
1.如果我不是蘋果的用戶,這個車載系統還能用嗎?或者是不是只剩下了和汽車硬件連接的直接功能,比如空調或座椅加熱調節等,導航、音樂等必備功能還能用嗎?如果車載操作系統正常運轉的前提是iPhone必須連接上,那客戶必須購買一臺iPhone使用,還是買車送iPhone?既想開這些車,又想用Android手機的客戶必須得用兩臺手機了?
2.以蘋果一貫的強硬,肯定不允許汽車廠商對其系統進行訂制。埃森哲咨詢公司發布的報告表明:百分之四十的顧客表示車載技術設備是他們買車時考慮到主要因素。這種背景下,簽約的汽車廠商如何實現車載操作系統的體驗差異化?假設蘋果這次格外開放,允許訂制:就拿屏幕尺寸來說,有廠商愿意用像Tesla一樣大的17寸屏,有些車因為設計只能用小屏,以后Carplay也要像Android一樣有多個分辨率的版本?Carplay的app開發廠商也要適配多種屏幕尺寸多種分辨率?
3.車載App的大部分利潤被蘋果拿走。蘋果吃肉,其他汽車開發商喝湯。
——最基本的導航功能質量無法保障
1.導航途中假如車內乘客想用我的iPhone怎么辦?比如老婆要拿我的iPhone飛機大戰……
2.再好的音樂串流服務,再智能的Siri助手,也不如導航功能來得實在。導航是現在汽車操作系統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可這點恰恰是Apple的軟肋。如果Carplay不開放iOS其他地圖客戶端的調用,使用蘋果自帶地圖的用戶們要隨時做好車開到溝里的準備……
——售后服務
一旦車載操作系統出了問題,是去汽車廠商的4S店修還是去AppleStore修?
——安全隱患
實時保持網絡連接的iPhone被黑客侵入從而控制汽車怎么辦?駕駛的安全性如何得到保障?這也是很多汽車廠商仍在觀望的原因之一。當然這是智能汽車普遍面臨的拷問了。
諸多現有與潛在競爭對手
雖然蘋果已經拿到了16家車企的背書,但是這些車企不可能把雞蛋扔在蘋果一家的筐里。以下是幾家在車載操作系統活躍的選手:
1.黑莓
作為一家擁有近34年歷史的嵌入式操作系統開發商,QNX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或車聯網系統占據超過60%的市場份額。
2012年,公司為超過1,100萬輛汽車提供系統支持,通用Onstar、寶馬ConnectedDrive、奧迪MMI、豐田/雷克薩斯Entune都使用了QNX技術。
2.微軟
即便福特公司終止與微軟公司在福特SYNC平臺上的合作,微軟公司仍有十多家汽車制造廠商客戶。微軟仍然是汽車行業第二大供應商,僅次于黑莓公司。微軟的汽車制造廠商客戶包括寶馬、克萊斯勒、長安標致雪鐵龍、通用、菲亞特、現代、起亞、梅賽德斯-奔馳、日產、觀致和雷諾。寶馬、克萊斯勒、現代對微軟還是滿意的,通用、日產和雷諾也沒有和微軟發生過不愉快。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諾基亞是汽車導航系統中地圖技術的主要提供商,這意味著,微軟在車載系統的道路上還會有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3.谷歌
特斯拉目前采用的車載地圖就是谷歌提供的。谷歌也在今年與汽車制造商奧迪、通用、本田、現代及顯卡公司NVIDIA共同組建“開放汽車聯盟”(OpenAutomotiveAlliance),聯盟中的汽車廠家將會推出加裝谷歌Android系統的車型。相信未來一段時間Android智能車載操作系統也會步入汽車行業。
4.三星和LG
一個主導研發了Tizen,一個買來了WebOS,兩個系統都有希望移植到汽車上。現代、三星和LG的三強合作很值得期待。
5.BAT和小米
中國企業的車載操作系統將來極有可能采用客制化的Android系統,從這個意義上看BAT任何一家都有可能成為主導力量。如果小米強大的軟硬件經驗和強大的模仿力讓它率先研發出這一系統,那也不是不可能。
今天就是日內瓦車展了,我們可以期待CarPlay更多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