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微博)研究院院長黃曉慶(左)和阿朗無線網絡部Small Cell業務副總裁邁克·謝博(右)(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 李廣 2月27日 巴塞羅那報道
昨日晚間,阿爾卡特朗訊(以下簡稱阿朗)無線網絡部Small Cell業務副總裁邁克·謝博Michael Schabel與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宣布,聯合推出靈云無線微基站(lightRadio Metro Radio)。這是2013年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3)上的創新型通信設備產品,被GTI(Global TD-LTE Initiative)評選為年度創新解決方案獎。
黃曉慶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強調了靈運無線微基站的優勢。他說,靈云無線微基站主要用于解決網絡熱區、大型室內場景或者城市人口密集區的信號覆蓋問題,產品非常小,可以掛起來使用,因此在基站選址時就變得非常容易,是其顯著優勢。
如黃曉慶所言,在國內購物中心、體育場等室內及室外繁華區域存在大量潛在網絡用戶,而建筑物密度過大阻礙無線信號傳輸,導致網絡覆蓋率低下。通過傳統方式部署宏蜂窩基站將遇到很大困難,靈云無線微基站則可解決這一問題。
阿朗無線網絡部Small Cell業務副總裁邁克·謝博(左)接受GTI年度創新解決方案獎時致辭(騰訊科技配圖)
此外,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也是雙方聯合開發的重要原因。黃曉慶認為,在過去短短幾年時間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給電信運營商帶來巨大的沖擊,成倍數增加的數據需求對通信技術和設備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電信運營商過去賴以生存的語音和短信業務,在未來有可能免費。過去不是主流業務的數據業務,未來會是我們的主業;另一方面,未來五年的移動互聯網數據量還會大幅度增加,某國際咨詢公司的預測是會增加15倍。”黃曉慶說。
要滿足如此巨量的數據增長,無疑關乎基站建設投資的回報率問題。黃曉慶說,如果以線性的方式來進行投資,我們未來一定會破產,因為用戶的付費不會同比例增加15倍,“所以成本的下降必須是非線性的,這是行業大勢。這也是為什么通信技術在短短五年間就從3G演進到4G的原因。3G甚至可能在五年后退出市場,到時候只有4G”。
正是在此趨勢之下,中國移動必須依靠技術跨越來實現成本的降低。阿朗的官方資料顯示,雙方聯合開發的靈云無線微基站能幫助電信運營商在避免新建造價高昂、選址困難的基站的情況下,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通信服務。
但為何是與阿朗合作開發?黃曉慶講述了背后的故事。
此事源于阿朗CEO韋華恩2011年在WMC上與中國移動前董事長王建宙見面時提出的設想。韋華恩原來是英國電信CEO,擁有豐富的運營商經驗,所以他認為電信設備商和運營商的舊有合作流程已經過時:過去多是設備商的產品投產后再優化,而現應該在投產前就聯合起來。
這種全新的思路開啟了此次合作,雙方于2012年1月在美國簽訂聯合創新開發協議,互派工程師交流,最終開發出這款靈云無線微基站產品。
“中國移動參與這個項目,最重要的是提出在4G建網中需要的各種參數標準,并找到符合技術使用的場景。”黃曉慶說,阿朗這款創新型產品此前主要瞄準歐洲市場,與中國用戶的特性有所差別,比如中國用戶特別不能容忍信號的斷停,所以聯合開發的產品,首先必須有良好的功率來保證信號覆蓋。
此外,滿足中國移動建網的場景需求也很重要,比如對電源、產品重量和安裝方式的要求。這不僅需要遵循TD-LTE的技術標準,還要考慮到中國幅員遼闊所導致的建站場景的復雜性。
黃曉慶說,由于中國移動的工程師參與到了研發過程,對這一產品已有非常豐富的認知,因此今年會在相當多的省份使用靈云無線微基站建網。根據阿朗的官方信息,中移動至少將在上海、南京、青島這三座城市的TD-LTE建網采用這一最新產品。
阿朗亞太區總裁辛睿杰對此也表達了決心。他說,阿朗希望在中國移動網絡轉型中發揮核心作用,并在不久的將來為城市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