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高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跨界融合、多元化經營已經成為大健康產業發展的一種新常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大健康產業中的每一個企業,未來都可能是健康產業鏈條中的某個環節,只有將整個行業與產業有機融合在一起,形成全景式健康產業鏈和大產業集群優勢,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作為一家服務于大健康產業十四年之久的國內知名企業,綠之韻集團登高望遠,審時度勢,堅持“以產品為導向”的發展理念,通過打造創新驅動新引擎,不斷提升和完善產業價值鏈,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助力中國大健康產業騰飛。
堅持以產品為導向,延伸和完善大健康產業鏈條
隨著大健康產業的日益擴大,企業品牌之間的競爭日漸激烈,想要脫穎而出受到消費者的鐘愛,產品是基礎,創新是關鍵。
“工欲善事,必先利器。”自創立以來,綠之韻集團始終堅持“以產品為導向”的發展理念,所推出的產品都緊緊圍繞綠色、天然、健康和養生理念,以產學研結合為模式先后與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達成戰略合作,聚集了周宏灝,中國螺旋藻之開創者曾昭琪、張媛貞教授等大批專家教授的產品科研隊伍,具有較強的創新科研能力。同時,持續加大科研資金投入,注重培養和引進品牌、管理、研發、組織、人力資源、教育培訓等多方面人才,努力將資源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市場優勢。
在發展過程中,綠之韻始終專注于大健康創新發展,不斷提升和完善產業鏈條。產品涵蓋健康食品系列、護膚品系列、日用品系列以及健康生活、生態紡織、低碳科技等百余品種;六大生產種植基地遍布湖南長沙、瀏陽、江蘇南京、廣東廣州等地,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大部分省市及印尼、南非、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康養產業集群”戰略,與人類、社會實現共享發展
綠之韻集團董事長胡國安認為,企業要想在復雜、多變、極富挑戰的競爭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就必須對自己的經營行為進行創新統籌、前瞻謀劃。
隨著國家、省市不斷深入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雙創四眾”“一帶一路”“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的利好政策加持,創新創業在各個領域掀起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大健康產業以及大數據應用擁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實施“康養產業集群”戰略,搭建以大數據建設為基礎的健康管理體系,將健康檢測、健康教育、健康干預、健康大數據管理融為一體,就是綠之韻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
據了解,綠之韻打造的“康養產業集群”的戰略,其實就是一個共享經濟在大健康產業的生動實踐。基于“穩定配對”算法與共享經濟的設計要求,綠之韻建立大數據技術公司服務于“大健康產業集群”,并建立“綠之韻”的集康養產品、養老機構、金融服務產品等“多元一體”的“穩配方案”,一改過去健康產業中單向尋求資源匹配的局面,有效地推動了資源之間的主動銜接和穩定匹配。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未來十年,綠之韻集團將建成1000家健康管理體驗店,將健康檢測、健康教育、健康干預、健康大數據管理融為一體,通過實施“康養產業集群”戰略尋求綠之韻未來十年的全新發展,著眼于企業與全人類、全社會的協調、共享發展。
鎖定“三農”產業,產業富民工程讓農民走上致富路
“三農”問題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課題。綠之韻在產業的選擇方面,恰恰是選擇了與農業產業化息息相關的生物工程。生物產業的原材料離不開土地,離不開農民的種植。綠之韻正是采用“公司+農戶”的模式,即:公司與農戶通過簽定合同,在明確各自權利和義務的條件下,把產供銷統一起來,結成利益共同體,進行農產品(9.110, 0.00, 0.00%)的生產、加工和流通。這對帶動農戶參與市場競爭、引導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技術推廣與應用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綠之韻鎖定“三農”產業,著重于提升農民種植產品的高附加值。無論是螺旋藻、靈芝還是其他中藥材,綠之韻通過高科技加工,生產出質高品優的健康食品、護膚品等系列產品,完成了農民種植的產品價值“升值工程”,具有極大的產業意義和社會意義。
尤其是近年來,綠之韻把種植生產基地建設作為企業發展壯大、精準扶貧脫貧的核心工程來抓。如:綠之韻益陽中藥材種植生產基地是湖南省“萬企聯村·共同發展”重點示范項目之一,帶動了10萬農民脫貧致富;并通過“造血式”扶貧,40萬受益農民不需外出務工,實現了就地轉化就業,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與時代同行,與祖國同行。經過十四年的長足發展,綠之韻集團已經從一家普通的民營企業發展成為擁有十四家下屬企業、六大種植生產基地的大型現代化集團企業。未來,綠之韻將繼續秉承“和誠立信、競超興業”的企業精神,集全員之智,聚合眾之力,不斷加快新技術下的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和營銷模式創新,為大健康產業發展探路,為大健康產業騰飛做出更大貢獻!(來源于;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