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商D.A. Davison分析師蒂姆西拉米(Timothy Ramey)周五表示,雖然遭到對沖基金巨頭的猛烈抨擊,不過健康產品直銷商康寶萊公司的股票在每股70美元以下時,還是“值得買入”的。
蒂姆西拉米指出,雖然對沖基金潘興廣場資本的管理人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在2012年12月20日對康寶萊公司有嚴厲的指責,但是后者在周四針對這一問題的回應發表會稱得上有理有據。他在客戶報告中寫到,“公司冷靜地敘述業務實情,如此徹底和完整的回擊了批評。”報告指出,“應該對大家的群體智慧有信心,這份分析將會幫助康寶萊公司股價迅速的漲到更高。”
據介紹,在阿克曼發布做空報告后,康寶萊CEO邁克爾約翰遜(Michael O. Johnson)即回應稱阿克曼的傳銷指控是虛假的,同時指出阿克曼在2012年7月至9月已開始做空該公司股票。
隨后,另一名知名對沖基金管理人丹勒布(Dan Loeb)也宣布加入戰局。丹勒布披露使用名下投資企業第三點購入了接近900萬股康寶萊股票,目前的價值是3.5億美元。丹勒布在評價已經有32年歷史的康寶萊時表示,賣空者的理論“可謂荒謬”,他認為康寶萊實際上是逐年穩定增長,同時有忠實客戶群的“堅實業務”——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都是康寶萊產品的積極擁護者。
2013年1月10日,康寶萊管理層召開投資者全面回應阿克曼對其商業模式的質疑。此次電話會議主要圍繞著康寶萊研發支出、分銷商、客戶和銷售模式展開,康寶萊多位高管出席,邁克爾約翰遜稱公司是以產品和零售為導向,通過直銷而不是“傳銷”的方式進行銷售。而對于阿克曼質疑的銷售模式,康寶萊總裁沃爾什(Des Walsh)稱康寶萊的分銷商的確能夠從公司獲得全職或兼職收入,但是新進入的分銷商與原有的分銷商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而且往往還賺得更多,而這不符合所謂的“傳銷”結構。且表示康寶萊并不是賺快錢,92%的增長來自于經營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市場。
在康寶萊電話會議后,阿克曼也迅速回應,聲稱他還是會繼續看跌康寶萊。
此外,同樣是直銷商業模式的化妝品公司如新集團也遭受質疑,2012年8月做空機構Citron發布質疑報告《雙面如新》,認為如新對外宣稱在中國進行的是直銷,但是大量證據認為其進行的是中國法律所禁止的傳銷(Pyramid Selling)。據了解,如新在2006年獲得了中國的直銷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