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 實干 突破
——河北檢驗檢疫局服務“經濟強省 和諧河北”紀實
本報記者 米彥奇 劉亞楠
2012年1月12日,河北檢驗檢疫工作會議確定的“一年求突破,兩年上臺階,三年大變樣,四年新跨越”的“四步走”發展戰略正式實施!2012河北檢驗檢疫突破年”大幕徐徐拉開。
自此,“突破”成了激蕩在河北檢驗檢疫系統的主旋律!巴黄啤笔撬悸、是出路、是目標,是河北檢驗檢疫系統的重中之重,是關乎河北檢驗檢疫事業“十二五”大發展的關鍵一年。一切圍繞突破轉,一切瞄準突破干,一切依據突破看。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前左)到河北局檢查指導工作
內引外聯,戰略大聯盟方興未艾
《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明確指出:要“加快檢驗檢測技術保障體系建設,推進技術機構資源整合,優化檢驗檢測資源配置,建設檢測資源共享平臺,提高檢驗檢測能力,創建國際一流技術機構”。
按照這一戰略構想,河北檢驗檢疫系統內引外聯、順勢而上、積極謀劃,掀起了一股“打造聯盟,合作共贏,促進區域經濟持續、健康、強勁發展”的風潮。
2011年底,冀晉蒙遼豫陜六省區檢驗檢疫戰略聯盟正式誕生。這是繼國務院批準實施《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后,河北檢驗檢疫局“先行先試”、率先推出的積極促進冀晉蒙遼豫陜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
2012年4月,河北局與上海檢驗檢疫局簽署了《關于加強人才交流合作,促進檢驗檢疫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合作備忘錄》。
5月,河北局與浙江、寧波、吉林檢驗檢疫局共同簽署了《冀吉浙甬檢驗檢疫“科技質檢”建設合作協議備忘錄》;邢臺局與天津市自行車研究院簽署了《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發展合作備忘錄》。
6月,河北局與珠海檢驗檢疫局簽署了《關于促進河北優質農產品供應澳門合作備忘錄》。
7月,承德、張家口、邯鄲局分別與秦皇島、京唐港、曹妃甸檢驗檢疫機構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
8月,“國家煤炭檢測實驗室聯盟”在秦皇島誕生,河北、天津、山西等9個直屬局的18個煤炭實驗室被納入聯盟會員單位。
9月,河北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與河北省公安廳食品藥品安全保衛總隊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
聯盟遍布系統內外,合作共贏初見成效。
冀吉浙甬《備忘錄》簽署后,河北局充分利用4局47名互聘技術專家,在食品安全及大宗戰略資源等領域,開展了關鍵的、共性的基礎類、公益類、重大戰略產品類科研、標準項目的合作立項和聯合攻關,使標準制修訂、科研開發和實驗室建設更具前瞻性和科學實用性;冀滬《備忘錄》已促成河北局兩批20人掌握了進境集裝箱檢驗檢疫技術,并迅速成長為技術骨干;口岸內地對口幫扶,不但有效解決了內地局業務量小、檢測能力弱、通關速度慢等問題,更對蒙、晉、豫等周邊省份產生了積極的輻射作用。
河北局“2012迎新年聯歡會”
整合盤活,科技新高地快速崛起
“突破靠實力,實力來自科技,科技創新是檢驗檢疫發展靈魂!辟R水山局長指出,要打破傳統、內陸思維,樹立開放、沿海意識,全面提升科研攻關能力、實驗室檢測能力、跨區域合作能力,強力打造檢驗檢疫核心競爭力。
按照這一理念,河北局大膽創新科研模式,大力實施“科技興檢”,大手筆勾畫科技發展藍圖,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
唐山是國家發展戰略和河北沿海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但卻是河北檢驗檢疫科技的“塌陷地”。經調研論證,河北局黨組提出了高標準整合、盤活、布局科技資源,在政策、人才、項目等方面重點傾斜,盡快打造唐山檢驗檢疫科技“新高地”,形成河北局、秦皇島局、唐山局科技“三足鼎立”之勢,“塌陷地”快速崛起為“新高地”。
利用各種優勢,唐山局《原子熒光檢測法測定陶瓷鉛鎘溶出量》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唐山日用陶瓷產業格局發展路徑探析》等3篇論文已被國家核心期刊刊載。曹妃甸辦事處科研立項是去年的2.5倍,原油取樣器支架、選礦用淌篩等設備研發已取得實質突破。京唐港辦事處完成了炭黑油、煤焦油等液體化工產品檢測項目研究,開發了煤炭透光率等6個檢測項目,主持或參與科研制標7項。
曹妃甸是我國能源、礦石等大宗原燃料的主要集疏港。鐵礦石進口量占全國的七分之一、河北省的四分之三,原油進口量占全省100%,煤炭進口量占全省35%。今年該辦事處依托石油化工產品、冶金產品及原料檢測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新開發了成品油、工業鹽、鈦礦、鋅礦、鋁礬土等檢測項目。目前,可檢測商品20多種,檢驗項目300多項,為周邊省市近200家企業提供了優質、高效服務,降低了生產成本。
示范帶動,領跑經濟增長極
今年盡管歐債、美債危機持續加劇,勞動力和生產成本節節攀升,但河北局組織、發起的領跑經濟增長活動卻生機盎然,起到了帶動作用。
8月,衡水棗強、故城“出口裘皮工業品標準化示范區”輸俄裘皮服裝創匯1.09億美元,單月出口額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9月達1.15億美元,今年前3個季度輸俄裘皮服裝創匯4.96億美元,超過2011年全年出口額。目前,該示范區的裘皮出口企業已由當初的120家增至400家,由當初單一的裘皮出口帶動了生皮鞣制、硝染、打包、貨代等一系列配套行業集群的快速發展,衡水已經成為國內外皮草商眼中的“黃金寶地”。今年,國家區域性裘皮檢測中心落戶棗強縣,衡水市委書記劉可說:“國家區域性裘皮檢測中心落戶衡水很有意義,檢驗檢疫局辦了一件大好事。要把檢測中心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推動裘皮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7月18日,首屆“中國·張家口壩上蔬菜節”隆重開幕。張家口市副市長楊玉成談及舉辦蔬菜節的緣由毫不諱言:信心來自“出口蔬菜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縣”,示范縣顛覆了莜麥、胡麻、土豆為主的壩上傳統種植結構;傳統的錯季蔬菜被現在的有機蔬菜、“零農殘”蔬菜和綠色蔬菜所取代;蔬菜產業、品質、農民收入均實現了跨越增長。10月22日,萬全縣順利通過了“國家級出口鮮食玉米質量安全示范區”的考核驗收,成為河北省首個“國家級出口鮮食玉米質量安全示范區”。
……
如今,因鮮梨、板栗、裘皮、羊絨等產品而聞名海外的石家莊晉州、滄州泊頭、唐山遷西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縣(市)和滄州肅寧、邢臺清河的工業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區,也同自己的品牌產品一樣在國際市場名聲大噪。河北局創建的21個“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縣(市)”和14個“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區”正在朝國家級標準化示范縣(區)大步邁進。
出口拖拉機檢驗現場
信息革命,打造智慧CIQ
“科技支撐,一靠實驗室,二靠信息化。”局長賀水山說:身處數字時代,就要以科學實用為原則,謀創新、求突破,破解信息化建設難題,全面提高信息化為各級核心業務、核心工作服務的水平,將信息化建設盡快轉化為生產力、戰斗力、凝聚力。
今年2月16日,河北局自主研發的“檢企信息服務平臺”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組織的成果鑒定。該平臺構建了檢企之間的信息通道,業務咨詢、基礎代碼查詢、業務信息查詢、在線業務辦理、通知公告、舉報投訴等功能一應俱全。截至10月中旬,河北省登記的1792家進出口企業已有1004家在CIS平臺注冊,網站點擊量3.4萬次,向企業推送服務短信1.02萬條、電子郵件6638個。該平臺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京唐港辦事處自主研發的“檢驗過程控制管理系統”,涵蓋接單、采樣、制樣、化驗及審核、出具報告等全過程,兼具統計功能,能夠從樣品稱量開始,將設備數據直接導入系統內,自動計算生成報告,整個流程所用時間從以前的24小時縮短至4小時。該系統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檢測過程中人為影響,保證了檢測結果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客觀性,同時易于查詢、溯源,廣受客戶好評。他們計劃將該系統引入礦石等大宗商品檢測,逐步實現企業、商品無縫化管理,保證各環節公平、公正。
河北局在建的“數字化實驗室綜合管理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現代通訊技術管理試驗流程、控制試驗具體過程、匯總分析檢測結果數據,真正把實驗室變成了“數字化實驗室”。該平臺在實驗室檢測工作區域建立了無線網絡,每名檢測工作人員可通過無線個人終端,進入系統并在工作現場隨時記錄檢測工作的相關信息,真正實現了實驗第一手數據的現場登記和無紙化管理。
今年6月,河北局申報的《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管理系統研究》獲國家質檢總局立項。該項目將依托網絡,利用地理信息技術、GPS定位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條形碼、數據庫等技術建立一套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區管理系統!凹纫鷮嵧七M,又要加速推進,早日在河北省形成‘防范在前、有效監管、源頭可溯、風險可控、信息共享、科學決策、示范帶動、多方共贏’的出口食品農產品建設和管理體系。”馮勇副局長對該項目寄予重望。
深入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調研
領航引路,重點項目生根結果
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首都經濟圈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冀中南地區被列為國家層面的重點開發區域。
面對這一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和發展黃金期,河北局先后出臺了《檢驗檢疫服務“經濟強省 和諧河北”建設的25項舉措》,跟進方案、跟進專家、跟進項目、貼身服務,一區域多方案、一園區多良方、一項目多計策,全力服務河北經濟發展質量,促進河北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上好佳食品和匯源果汁項目都是衡水農業產業化的重點項目。然而,“金鳳”初到之時,人員、技術、設施、管理等均出現“水土不服”癥狀。食品屬敏感行業,衡水局立即組織技術骨干,建立對口幫扶小組。他們每月至少兩次實地幫扶,指導硬件設施改造,確立關鍵程序、工藝控制點等,使企業在最短的時間內安全投產。目前,兩個項目均已獲得產品出口權,為衡水食品出口帶來一股勁風。
6月7日,曹妃甸進口木材檢疫除害處理區項目順利通過了專家組評審。預計今年底將實現試運行,年加工能力300萬立方米,將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木材加工貿易區。曹妃甸辦事處在向莆田、江蘇檢驗檢疫局取經的同時,也在加緊籌建木材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堅持與大項目同頻共振。
河北泛美服裝有限公司在滄州獻縣建成投產后,在滄州局的幫扶下,西服年出口量由2007年的11萬套,快速遞增至2011年的58萬套,西服出口量連續5年全國第一,產品深受美國、歐盟等高端市場青睞。河北泛美成功投資的案例,起到了“筑巢引鳳”的示范效應:全球最大瓶罐制造商美國歐文斯伊利諾斯有限公司、燕京啤酒、西班牙諾信機械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等大項目紛紛落戶獻縣,使獻縣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偏僻縣城一躍成為海內外投資熱土。滄州市副市長賈發林感慨地說:“這是滄州檢驗檢疫局‘幫扶一個,引來一片’的神奇效應!”
邢臺鋼鐵線材精制有限責任公司引進了價值1698萬歐元的切割鋼絲生產線進口設備,河北鋼鐵集團邯鋼公司引進了一套價值322萬歐元的型鋼軋機生產線主體設備,衡水巴邁隆木業有限公司引進了價值2000多萬美元的刨花板生產線設備……河北檢驗檢疫人優環境、促發展,有力保障了一大批省級、市級重點項目的建設速度。
檢驗檢疫進境羊皮
擦亮品牌,轉型升級再提速
河北局將培植自主品牌重點鎖定在示范縣(區)、循環經濟、高新技術、國家重大工程等領域,重點幫助企業健全完善質量安全控制關鍵崗位責任制,缺陷產品和不安全產品溯源體系及召回制度,檢政、檢企攜手創建自主品牌,河北產品逐漸走出了“有品無牌”的尷尬,產品轉型升級和打造品牌之路越走越寬闊。
今年前10個月,“亞洲索具航母”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價值318.6萬美元的“J&L”牌索具類產品順利打入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高端市場,價格高出國際同類產品30%以上。目前,該公司已擁有100多項專利,制定了索具行業60%以上的國標和行標,年均同比創匯增幅50%以上。
8月8日,唐山惠達陶瓷股份有限公司3款出口產品免驗復審及9款衛生瓷產品出口免驗擴項評審順利過關。至此,惠達陶瓷出口免驗產品增至12款。“惠達”、“PORTA”等自主品牌已在美國、德國、韓國等26個國家和地區成功注冊,產品暢銷近百個國家和地區。今年第3季度,唐山隆昌瓷業有限公司貨值188.04萬美元的自主品牌“LC BONE CHINA”骨質瓷產品順利出口烏克蘭,備受客戶青睞。
“堯字”牌閥門,“邢拖”、“邢同”、“邢州”牌拖拉機,“瑞福祥”牌木工合金鋸齒側磨機,“御捷”牌低速電動汽車……一大批自主品牌,為邢臺機電產品出口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閥門企業正在改變以貼牌生產和中性包裝形式出口的模式,自主品牌出口量已經占到出口總量的70%以上,高端閥門出口比重越來越大,單價同比增長27%,輸美、澳等高端市場的產品貨值同比增長70%。
今年,廊坊“新華都”變壓器、“宏昌天馬”自卸車、張家口“金馬利”、“馬利”、“PINACLE”、“YANSHAN”高活性干酵母,保定“歐麥”麥芽,清河“珊瑚羊毛”,衡水“百工”鋼瓶,邢臺“童泰”嬰裝等自主品牌產品均在國外市場創下佳績。
創新監管,贏得國外大市場
創新是發展的靈魂和內在動力。今年2月15日,河北局開展了“解放思想大討論”百日活動,“人人要創新,時時想創新,事事爭創新”深入人心。
針對長城汽車、天威變壓器等工業產品體系健全、質量穩定,生產工藝成熟等特點,保定局探索出了“質量控制體系+延伸監管鏈條”的監管模式,將監管最終成品改為監管原料、半成品、成品階段性檢驗,不僅實現了隨報檢隨放行,又成功地避免并解決了返工和不宜重復試驗等技術難題。在長城汽車公司,6分鐘一輛整車下線,但出口產品卻是“0”庫存,成功解決了場地周轉難題。前10個月,保定產長城汽車出口出現井噴式增長,出口7.5萬輛、創外匯7.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5.7%和56.7%。長城汽車成套散件出口增幅更是驚人,僅對俄羅斯出口就達1.6億美元,同比增長202倍。
針對富士康廊坊公司的手機出口批次量大、品種多、交貨時間緊等特點,廊坊局開展了《ERP在出口手機中的應用》這一科研項目的研究,并成功運行。由于檢測數據實現了聯網,人工錄入成為歷史,使無紙化報檢成為可能,使檢驗人員從大量、繁瑣的檢測事務中解放出來,可以對企業進行全程監控。
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是河北省最大的肉制品出口企業,7月1日,該公司成為河北省首家實施出口食品監督檢驗放行模式企業,出口產品實行“20%抽批檢驗,80%監督放行”。該模式對完善風險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通關速度、降低檢驗成本發揮了顯著作用。第3季度,福喜公司1855噸食品走出國門,同比增長41.7%,前3個季度的出口量超去年全年。
對水泥攪拌車進行出口前檢驗
服務特色,縣域經濟放異彩
河北檢驗檢疫系統以幫扶特色產業躍升為縣域經濟支柱產業為目標,以特色產品示范縣建設為抓手,主動溝通政府、聯絡部門,使特色產業走上了一條“區域化布局、規;a、標準化控制、品牌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的科學發展之路。
“2008年至2011年,晨光集團的辣椒紅色素出口量連續4年居世界第一,2011年,晨光出口創匯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背抗馍锟萍技瘓F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慶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目前,邯鄲曲周已形成了以晨光公司為龍頭的天然色素產業集群,生產加工企業達到32家,辣椒紅色素產銷量占我國產銷量的70%,占世界市場份額的40%以上。
今年前10個月,孟村回族自治縣的彎頭管件加工業和鹽山縣的管道裝備業出口創匯6.2億美元,同比增長10.7%。其中,符合美國石油學會(API)標準、附加值較高的產品出口創匯3.3億美元,同比增長40%,“圣天”、“海浩”、“屹林”等24個自主品牌深得東南亞、中東、非洲、南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客戶的認可。檢企共建滄州管道裝備檢測實驗室及電線電纜檢測實驗室已正式啟動。
“在邢臺檢驗檢疫局自行車檢測中心的大力支持協助下,邢臺自行車結束了長期在東南亞、非洲徘徊的歷史,快速打開歐美、澳大利亞、韓國等高端市場,出口均價高于傳統出口市場45%以上!睋洁l縣政府負責人介紹,今年前3個季度,貨值1.74億美元的自行車及零件順利出口,同比增長12.3%,出口創匯占河北省同類產品出口創匯總額的81%。
檢測中心不僅滿足了河北出口自行車產品的檢測需求,而且為當地政府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發揮了顯著作用。中國兒童用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好孩子”集團執行總裁王海燁在參觀了自行車檢測中心后說:“我們最擔心的配套零部件質控問題解決了!”隨后,“好孩子”集團與平鄉縣政府簽約,在平鄉投資15億元建設“好孩子”北方工業園。目前,好孩子、森夏、鳳凰、大行等多家國內外知名兒童用品和自行車企業已在邢臺投資建廠,自行車檢測中心已為他們開展了原材料檢測、產品定型、產品研發等技術服務項目。
現在,邢臺局正在加快籌建國家級兒童自行車檢測重點實驗室,加快《工業園區檢驗檢疫示范區建設模式與運行機制研究》項目研究以及《兒童自行車通用技術要求》、《兒童自行車鞍座技術要求》等18個標準的制定工作,力求盡快填補當前國內兒童自行車零件檢測標準空白。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