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絆倒網購 “禁停令”下承諾難兌現 又是一年擁擠無奈的春運。今年在春運中承受大考的,不只是鐵道部門,還有快遞行業——公眾投遞快件的需求與快遞公司投遞能力間的巨大矛盾,讓快遞業飽受詬病。 “禁停令”效果有限 從2010年年底開始,快遞行業頻繁出現“爆倉”現象——網絡購物火爆,引發快遞業務量激增,快件嚴重積壓,本來兩三天就能送到的快遞,變成五六天還遲遲不見蹤影的“慢遞”。
隨著春節臨近,快遞“爆倉”現象愈演愈烈,甚至發展到業務“休克”的程度。記者調查發現,北京多家快遞公司近日已暫停接收新快件,韻達快運于1月25日停收同城快件,申通和圓通快遞也幾乎不再收新件。
記者登錄一家位于廣州的淘寶網店,發現這樣一條公告:“由于從本月23日起快遞停止收件,需要購買的MM可補10元發EMS或順豐!”在記者隨后登錄的10多家網店中,有7家貼出類似的公告。
1月25日下午,記者撥打順豐快遞客服電話,經過數次占線等待后,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由于目前業務量太大,投遞時間難以保證,我們基本不再收發新件,建議你春節后再發。”
快遞停運迅速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在新浪微博上,關于“快遞”的話題,已經產生了70多萬條微博信息。網友“婉瑩Cecilia”發帖表示:“看了一下午淘寶,居然什么也沒能買成,原因是快遞都不發貨了,看來還是要回歸原始購物方式。”
就在不久前,國家郵政局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快遞企業節日不得擅自停收或停投快件。通知強調,快遞企業在經營許可期間停止經營的,應依法向當地郵政管理部門報告,交回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這一通知被媒體稱為快遞“禁停令”,讓喜歡網購的網友著實興奮了一把。據媒體報道,“禁停令”發出后,郵政、順豐、圓通等大型全國性網絡快遞公司紛紛承諾今年春節不放假。然而,從目前情況看,這一承諾恐怕難以兌現。
由于多數快遞公司業務“休克”,導致EMS業務量猛增。北京郵政EMS數據顯示,2011年1月,日均處理郵件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近20%,比平日增長近15%,而此前廣州EMS則積壓了10萬件網購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