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汽車:您如何看待車市頂點這個問題?
《汽車公社》主編 衛金橋
衛金橋:我覺得討論中國車市的頂點是一個長期的話題,可能在未來很多年的時候,可能跟很多事情有關。比如說大到廠家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小到每一個行業的參與者可以看到將來市場的前景和蛋糕有多大,就是說這個市場總量。
我們來看一個大致的數據。美國市場上的峰值應該是2003年達到,2003年、2004年是接近1800多萬臺,1780多萬臺。日本的峰值是在90年代后期達到,它的峰值是接近800萬臺。德國市場的峰值在前幾年達到,應該總量是在接近500萬臺。我認為這個峰值肯定是跟中國大的環境有關系。大家都說通常喜歡用的數據,家庭人口的數量乘以一個系數,這個系數根據各個國家的總體的富裕程度和區別的差異化。我自己判斷說的峰值的概念,就是頂點的概念,我估計會在2018年或者是2020年左右會實現3000萬臺的銷量,這個銷量應該是包括2500萬臺的乘用車加500萬臺的商用車,農用車跟低速電動車都不算,應該是3000萬臺。但是我認為中國汽車的未來的平衡值,就是說它以后可能圍繞一個數字上下浮動,上下浮動不大。我認為可能2500萬臺左右應該是一個比較標準的均值,峰值應該會在某一年會有一些突破3000萬臺。
我覺得這里面有很多原因,特別是十八大剛剛開完以后,關于這個新十年的民生計劃,老百姓的這種幸福指數感,老百姓的收入會在2020年已經確定下來翻一番。而且翻一番可能會有很多手段實現。我覺得其中一個實現是在人口紅利慢慢消失之下,農民收入的多元化,還有現在很多的經濟行為,還有包括大的形勢,從2000年到2010年城鎮居民收入的增幅遠遠超過農村居民。
這次特意提到可能對農村居民的收入會有更多傾斜,包括土地的收益。以前征用土地的時候對老百姓的補償是很少的,可能現在是多元化。所以我覺得在2020年實現居民收入翻一番的前提之下,會更多傾向于現在收入比較低的農村居民。為什么?我覺得城鎮化會提到一個更高層次,因為我們現在的城鎮化水平是51%,去年突破了51%。未來長期來看會在70%左右,城鎮化的趨勢會目前可能收入比較低的農村居民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對農村人來說,擁有一量汽車確實是僅次于娶媳婦、造房子,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為什么說農村里面汽車的夢想會成為中國汽車車市頂點的一個巨大推動力量。今年的汽車銷量應該在1960萬臺到1970萬臺之間,實現2500萬臺總的銷量的話,就意味著從明年開始到2020年這八年平均增幅應該在6%到7%之間,相當于和我們GDP保持比較均衡的值。2500萬臺是乘用車,500萬臺是商用車,這里沒有包括出口的數據,我說的只是在國內的銷量。因為國內的汽車發展水平還有現在京、廣、深、滬這種地方,包括成都,大城市以后的趨勢會趨于平穩,不會有更多的增長空間。可能會在新能源上有一個好的發展,但是在非常龐大的農村地區仍然是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我認為城鎮化還有包括十八大確定在2020年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翻一番,會成為車市頂點到3000萬非常強大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