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五一小長假臨近,受金融危機影響,很多市民選擇“宅”在家里,網上沖浪、玩游戲、看電影,自然也少不了通過網銀進行網上購物。而此時,也正是各類網銀欺詐案件的高發期。
4月27日,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與浦發銀行昆明分行在昆明聯合舉行了“2009放心安全用網銀聯合宣傳年”活動,CFCA和浦發行的代表就目前公眾關注的客戶信息泄露、賬戶被盜等熱點問題,與在場的網銀用戶進行了探討。
CFCA副總經理曹小青介紹,由于近年來加密手段和技術的提升,網銀犯罪已經有下降的態勢,涉案金額不斷減少,2008年網上銀行犯罪數量和個案的涉案金額均比2007年有明顯下降。
網銀犯罪已經有下降態勢
那么,如何安全用網銀?曹小青強調了數字證書的重要性。據介紹,數字證書相當于用戶網上交易的身份證,它是建立在密碼保護之上的安全性更高的安全機制,當用戶在使用數字證書進行交易時,系統會通過多重加密保障交易信息不被篡改,以保證用戶交易的安全。
曹小青說:“現在仍有很多用戶習慣依賴密碼,這是遠遠不夠的,當務之急就是用數字證書給自己的賬號加一道鎖,徹底切斷病毒木馬的攻擊,從而保證資金的安全。”
“要安全使用網銀,建議用戶務必使用銀行提供的一系列安全手段,不要嫌繁瑣,同時要養成良好的網銀使用習慣”,浦發銀行總行企業現金管理部總經理助理曲麗萍說,用戶應確保自己登錄正確的銀行網站,提防假網站、釣魚網站的欺詐。
“當前,網上銀行已經成為金融服務的重要渠道。”曹小青說,對這個未來有廣闊前景的電子金融業務,企業和市民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有安全防范的意識和措施,保護好數字證書,上正確的網站,不要上釣魚網站和假冒網站的當,同時要保證個人計算機的安全,這樣才能放心安全使用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