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新聞發言人黃志新最近表示,達芬奇管理層一直希望能找到戰略性伙伴。如果生意做大我們認為純外資不太“健康”。近日,達芬奇高調宣布:中國首旅集團確定入股達芬奇,成為最大股東。達芬奇董事長將由首旅集團總裁劉毅接任,公司總經理一職繼續由潘莊秀華擔任。
達芬奇看重大型國企的信用和實力
首旅集團是位列中國500強的大型國企,業務涵蓋餐飲、酒店、交通、旅行社、商業以及景區等六大板塊,旗下成員包括首汽集團、如家酒店、北京飯店、燕莎友誼商城、西單商場、全聚德等知名企業。
首旅集團在中國具有較高的信譽度和資金、渠道、市場營銷實力,對于幫助達芬奇提升市場信心和消除造假風波將有幫助,這也是達芬奇愿意不惜代價讓它成為最大股東甚至更換董事長的原因。
蒙牛傍上央企中糧的模式不易復制
2008年,蒙牛也像達芬奇現在這樣受到重大事件的不利影響,業績下滑,品牌受損。蒙牛乳業當年在產品下架及賠償上所產生的一次性虧損高達8.4億元。
2009年4月,蒙牛乳業的銷量已恢復到“三聚氰胺”事件前的八成以上。2009年7月初,中糧集團宣布聯合厚樸投資,出資61億港元收購蒙牛乳業20.03%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開創了“國有資本+民營資本+戰略合作”的創新模式。
中糧集團于2011年7月份斥資近36億港元再度購入蒙牛乳業股份以穩固大股東的地位。這樣的合作對于2008年因“三聚氰胺”事件業績陷入巨虧的蒙牛來說是成功的,蒙牛此后已連續三年保持增長狀態。
傍上中國大型國企 達芬奇的前景仍不樂觀
中國市場是達芬奇過去幾年發展最快的,雖然經歷造假門風波,但是它并不愿輕易放棄這一重要市場。黃志新在這次合作成功之后更是樂觀預計明年的業績會在今年的基礎上有40%-50%的增長。
蒙牛作為快速消費品企業,和達芬奇這樣的高端家具企業并不太一樣,達芬奇欲復制蒙牛傍上中糧的模式也未必能夠成功。達芬奇家居經營的是昂貴、奢侈的高檔家具,在全球經濟放緩、國內富豪出現移民潮、房地產持續調控、官方反腐加強的時代大背景下,高端家具的銷售會出現一定程度下滑,達芬奇雖然是知名品牌,也很難例外。
達芬奇自稱今年的業績恢復到了去年造假風波爆發前的七成,不得不讓人質疑,畢竟造假風波之后,不少中國客戶表示將要退貨。去年至今,達芬奇的高價產品還不時曝出質量問題,甚至有消費者稱其不如一些價格中等的國產家具質量,引發消費者起訴雙倍索賠的事情。在這樣質量事件頻頻發生的情況下,短時間內要想業績恢復甚至出現40%以上的高速增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