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陶瓷知名品牌入“國抽”“黑名單”
時近年底,關于今年陶瓷磚產品的各種質檢報告基本都已經出臺,整體看來,關于陶瓷磚產品質量的整體數據較前幾年有所進步。但也明顯可以感覺到自2009年陶瓷磚質檢開始實施新版《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范》之后,陶瓷磚產品質量檢驗抽查的范圍擴大了,今年地方性陶瓷磚產品質檢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這種趨勢無疑會繼續,陶瓷磚產品的質量抽檢范圍將不斷擴大,抽檢的頻率也將持續增加,陶企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
說到今年陶瓷磚的產品質量與質檢抽查,首先要說的當然是今年陶瓷磚產品質量的國抽。在今年的8月份公共媒體與專業媒體上曾出現了一次今年陶瓷磚產品的偽“國抽”,為此筆者9月初寫了一篇專欄文章題為:《今年陶瓷磚行業被媒體“國抽”了一回》(見陶瓷信息報第619期02版),也就是這篇專欄寫作完成之時筆者在國家質檢總局主頁上讀到了9月5日公布的今年陶瓷磚產品質量“國抽報告”──《陶瓷磚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這次“國抽”陶瓷磚產品抽查了14個省、自治區,202家企業生產的202種陶瓷磚產品,產品合格率86.1%。對比前兩年的“國抽報告”可以看到:2010年“國抽”12個省、直轄市185家企業生產的185種陶瓷磚產品,產品合格率為81.62%;2009年“國抽”8個省272家企業生產的364種陶瓷磚產品,產品合格率為73.35%。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每年抽查的范圍都在擴大,所幸的是近幾年抽檢產品的合格率年年都在攀升,應該說在陶瓷磚產品茫茫的大海中,二三百個樣本僅僅是冰山一角,小概率事件,不足以全面反映整個行業的質量狀況。
#p#副標題#e#
但引起我特別注意的是今年國抽報告沒有出現放射性超標的案例。盡管如此,在今年的陶瓷磚“國抽報告”中,我還是看到了陶企對“國抽”不夠重視的跡象。首先,我看到了2008年拒絕“國抽”的江西知名廠家產品在今年的“國抽”中出現不合格。然而更令我驚訝的是佛山陶瓷知名品牌上了這次“國抽”的黑名單,而且是不可思議的斷裂模數不合格。之所以說不可思議是因為陶瓷產品一般不會單獨出現斷裂模數不合格,斷裂模數不合格往往是吸水率不合格的伴生品。筆者一見到這一結果時即刻給該品牌老板電話詢問是否知情,對方竟然是一無所知,我解釋說,這種情況出現經常是離散個案,應該及時申請復檢,陶瓷產品一般不會出現單獨斷裂模數不合格。結果后來的解釋說主管知道這種情況,認為對公司產品整體沒有影響。我只能再說不可思議。另一方面說國家相關部門對“國抽”不合格產品的限制與懲罰至今還沒有到位,難怪陶企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估計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今年11月,上海市陶瓷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表明:共抽查41批次產品,經檢驗不合格3批次。這三批次陶瓷磚產品全部都是佛山陶瓷的知名品牌。其不合格項目也是單獨的斷裂模數不合格與尺寸不合格。今年三季度,云南省質監局在全省組織開展了陶瓷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共抽查云南省17家生產企業34個批次產品,實物質量合格30個批次,實物質量抽查合格率為88.24%。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今年第1季度陶瓷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表明:共檢查了許昌、平頂山、新鄉、鄭州等市19家企業的21批次的產品,合格17批次,產品檢驗合格率為81%。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今年第2季度陶瓷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的公告表明:共抽查企業40家,抽取樣品40個批次,經檢測合格29個批次,產品批次抽樣合格率72.5%,其中抽查陜西省生產企業22家,抽取樣品22個批次,合格22批次,抽樣合格率為100%。今年 5月份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2011年1季度對成都市內專業市場銷售的部分陶瓷磚產品進行了抽檢,結果顯示,抽檢40個批次產品,合格39個批次,唯一不合格產品又是佛山陶瓷知名品牌。11月份,天津市工商局在流通領域對標稱廣東、浙江、福建、廣西等4個省、自治區的20家生產企業生產的20個批次陶瓷磚產品質量監測結果表明全部合格,其中18個批次為廣東陶企。
2011年陶瓷磚產品的質量抽檢結果雖不足以反映整個行業的產品質量狀況,但我們仍可以從抽檢結果看到:今年無論國抽還是省抽、地方抽檢,整個行業沒有出現產品放射性超標的情況;但今年知名陶企在相關抽檢中出現質量問題的比例明顯上升,主要原因是陶企完全不重視。相信陶瓷磚產品的質量問題將越來越為社會、輿論、消費者所重視,生產陶企不引起足夠的重視,最終將自食其果,而導致最終嚴重影響陶企的產品品牌形象與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