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環境保護召回是防治機動車排放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20世紀70年代,美國最早建立并開始實施環境保護召回,隨后,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陸續展開。這些國家和地區通過法律(指令)建立了機動車環境保護召回制度,例如美國《清潔大氣法案》、《歐盟機動車排放指令》(70/220/EEC及88/77/EEC)、日本《環境基本法》和《大氣污染防止法》等。
自2016年1月1日《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以來,我國共實施排放召回6次,涉及車輛5164輛。涉及品牌包括大眾、奔馳、斯巴魯、寶馬和飛碟等,涉及部件包括催化轉化器、燃油加注管軟管、排氣歧管和OBD診斷軟件等。
2020年8月28日,浙江飛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奧馳系列載貨汽車,共計458輛。召回范圍內車輛由于配裝的柴油發動機存在OBD系統標定問題,導致車輛存在超標排放的風險。這也是第一個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召回。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生態環境部制定并發布《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產品召回由安全召回擴展至排放召回。
據悉,我國已于2015年10月22日發布《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但《條例》規定的召回為汽車產品安全召回。雖然排放召回與汽車產品安全召回的基本程序一致,但召回管理涉及的主管部門、適用范圍、召回條件、排放信息收集途徑、調查與認定規范、召回監督管理、排放相關零部件信息報告義務等內容均不相同。
從現實生活來看,出臺機動車排放召回規定符合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當前我國移動源(主要包括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特別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型城市,移動源已經成為細顆粒物(PM2.5)污染的重要來源。而且機動車大多行駛在人口密集區域,尾氣排放直接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召回能夠有效消除已售出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存在的排放問題。
對于排放召回,《規定》給出了三種具體情形:一,由于設計、生產缺陷導致機動車排放大氣污染物超過標準;二,由于不符合規定的環境保護耐久性要求,導致機動車排放大氣污染物超過標準;三,由于設計、生產原因導致機動車存在其他不符合排放標準或不合理排放。
上述召回的第三種情形中提到的“不合理排放情形”,主要指機動車在標準工況下測試的排放大氣污染物符合標準限值,但在實際工況下污染物排放超過標準限值的違規排放。2015年德國大眾在所產車內安裝非法軟件、故意規避美國汽車尾氣排放規定,車輛實際污染物排放量超過法定標準的40倍,被美國罰款43億美元,涉及機動車1100萬輛。
《規定》中涉及的排放標準主要包括GB18352.6-2016《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和GB17691-2018《重型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都是中國第六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簡稱“國六排放標準”)。
對于消費者影響最大的,主要是輕型汽車的排放標準。
按照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輕型汽車應符合國六排放標準;在2025年7月1日前,第五階段輕型汽車的“在用符合性檢查”仍執行GB18352.5-2013相關要求。
《規定》在執行排放標準時,采用“老車老標準、新車新標準”的原則,符合法律要求和管理實際。
汽車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2020我國汽車銷量繼續蟬聯全球第一。汽車制造業利潤增長4.0%。2020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72億輛,其中汽車2.81億輛;全國70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全國有70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同比增加4個城市,31個城市超200萬輛,13個城市超300萬輛,其中北京、成都、重慶超過500萬輛,蘇州、上海、鄭州超過400萬輛,西安、武漢、深圳、東莞、天津、青島、石家莊等7個城市超過300萬輛。
2019年, 全國機動車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顆粒物(PM)等四項污染物排放總量為1603.8萬噸。汽車是機動車大氣污染排放的主要貢獻者,其排放的CO、HC、NOx和PM超過90%。按車型分類,貨車排放的NOx和PM明顯高于客車,其中重型貨車是主要貢獻者;客車CO和HC排放量明顯高于貨車。按燃料分類,柴油車排放的NOx接近汽車排放總量的80%,PM超過90%;汽油車CO和HC排放量較高,CO超過汽車排放總量的80%,HC超過70%。占汽車保有量7.9%的柴油貨車,排放了60.0%的NOx和84.6%的PM,是機動車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排放召回是國際通行做法,在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實施數十年,對降低機動車的排放水平,提高環境保護效果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于排放召回單車召回成本可能高于汽車安全召回,《規定》短期內會給部分機動車企業,尤其是排放技術水平較低的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和品牌壓力。
但從長期來看,實施排放召回是必然趨勢,《規定》會促使機動車行業更為重視排放技術研發及相關的標準要求,倒逼企業主動進行技術升級。比如,機動車企業要加強排放相關的研發與測試,生產符合國家相關排放標準的機動車產品;排放零部件生產企業應主動創新,開發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排放零部件產品。實施排放召回是趨勢必然,企業只有主動對標差距,夯實基礎,加強創新,才能由價格優勢為主向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轉變,才能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真正成為世界汽車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