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的車間堆放著大量的學生服成品。新華社記者 裴鑫/攝
晨報訊(記者 鄒樂)上海“毒校服”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昨天,北京市質監局表示,涉事企業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在京沒有分加工廠,另外本市部署的學生裝監督抽查目前正在抽樣和檢驗中,計劃下月出結果。
據報道,上海市質監局日前對上海市生產、銷售的學生服質量進行抽查,在抽檢的22批次產品中,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歐霞時裝公司生產的一款冬季校服被檢出致癌物質芳香胺。上海市質監部門抽檢了該市五三中學向歐霞公司訂購的50套搖粒絨學生演出服,演出服面料為紅色搖粒絨,里料為白色搖粒絨,有三條黑色鑲邊。在抽樣檢查中,兩套演出服的黑色鑲邊面料被檢測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質監部門當即扣押剩余的搖粒絨學生演出服。有關部門對該企業進行立案調查,并要求采購該企業校服的21所學校送檢。
北京市質監局昨天表示,北京地區沒有涉事企業的分廠。另外,北京每年都會組織部署學生裝的監督抽查工作,具體的抽查時間根據當年工業產品監督抽查總體情況安排。今年的監督抽查1月已經安排,目前正在進行抽樣和檢驗中,計劃一季度末完成。
據介紹,北京學生裝生產企業的確定,由教育主管部門按照《北京市學生裝生產企業管理規定》管理,一般具有生產服裝資質的生產企業均可生產校服。去年確定的學生裝生產定點推薦企業有33家。
北京市質監局表示,考慮到近年來公眾對服裝產品質量投訴較多,2011年至2012年期間,質監部門加強了對服裝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監督力度,開展企業排查及監督抽查,累計排查企業約5000家,抽查企業427家次,抽檢服裝產品437批次,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檢出率為0.04%,發現產品存在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纖維含量與標識不符。對于發現存在質量問題的企業,均依法進行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