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歸零心態持續推動安全管理工作
“空杯”:從零開始與時俱進
□ 顧永強
安全獎對增強職工安全意識、提高工作責任感、改善安全工作、避免或減少事故和危害事件的發生能起到促進作用。 趙玉寶 作
近日,筆者在參加某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經驗交流會時,一位多年的安全生產標兵、安監科長表示,他一直以來以“空杯心態”對待安全工作,成績的取得得益于不斷地根據企業的變化調整心態,以歸零的心態持續推動安全管理工作。
所謂“空杯心態”,最直接的含義就是一個裝滿水的杯子很難接納新東西。要將心里的杯子倒空,將自己所重視、在乎的很多東西以及曾經輝煌的過去從心態上徹底清空,從零開始去接受新鮮事物。正如這位安監科長所說,對安全工作來說,保持空杯心態不可或缺。
人們在反思、剖析以往事故時,得到的結論常常有許多相似之處,就是我們過分依賴和信任于企業數十年來形成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過分依賴于掛在墻上的操作規程,腦子里放不下過去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心里無法“歸零”和“舍棄”過去的收獲和榮譽,輕視了對安全工作心態的調整,沒有進行管理思路的創新,沒有做到與時俱進。表現為在工作作風上,就是會產生浮躁和邀功心態,導致無法放下成績和經驗的“杯子”,無法再裝下一丁點兒新的思路,當然也無法創造新的作為。
美國學者詹姆斯有這樣一項研究成果:“普通人只發揮了他蘊含潛力的1/10。與應當取得的成績相比,我們不過是半醒著的。而“空杯”的好處,恰恰是讓自己能經受生命極大震蕩,逼自己反思和成長,去創新和改造。在安全生產中,只有不斷反思和不斷地找毛病,才能真正實現“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
“空杯”并不可怕,雖然“空杯”的過程往往很痛苦,但對一個負責的人而言,痛苦會幫助我們開掘出安全生產的新源泉,躍上安全生產的新高度。安全創新不僅要以企業的實際為基礎,也要時刻激發我們放棄已經取得安全生產的現有成績,時刻以“零點”起步,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因此,在成績、榮譽、經驗面前必須要有歸零的心態。只有及時清零,調整心態,與時俱進,才會更加安全。
首先,要調整兩種心態:第一種心態是在成績面前必須歸零的心態。安全心態不能停留在過去的成績上固步自封。以往的安全不能保證你以后還會安全,只有清零,才會更加安全。第二種心態是空杯心態。只有把杯子里面的水全部倒掉,才能夠裝進去一杯干凈的水。在安全學習工作中都應該有個空杯的心態。
第二,要具備3種意識:一是超前意識。所謂的超前意識就是對安全工作要有預見性、敏感性、超前性。能提前預防可能發生的事故。二是監督意識。管理人員要對設置設備、人員思想狀態情緒、管理制度、重點人員、重點崗位的安全隨時監督。三是事后總結意識。一要總結成功的經驗,找出成功的秘訣;二要總結失敗的教訓,找準失敗的原因,使二者上升為理論,指導今后的安全工作。
第三,實現思想“4個轉變”:一是變“亡羊補牢”為“未雨綢繆”。多從現場管理入手“未雨綢繆”,縱深“假設”問題,把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達到防患于未燃。二是變驕傲自滿為防微杜漸。安全管理中需要克服驕傲自滿情緒,戒除松懈和麻痹的精神狀態,見微知著地增強對安全管理工作深層次認知。三是變敷衍了事為聚精會神。建立極端負責、高度敬業的管理心態,富有成效組織開展安全整治、檢查活動,減少管理中的“形式”和做秀,實現有效管理。四是變各自為政為合力共為。正確處理局部和整體利益關系,做好各項工作的緊密協調和有效銜接,并保持信息暢通與反饋,建立協同作業的“大安全”思想。
第四,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細節抓起。事故往往尋找那些麻痹大意、疏忽之人,而其疏忽的便是很多不起眼的小事。一是要小事大做。小問題一定要大做,小事把它做細做透,杜絕犯“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錯誤。二要小事細做。只有員工頭腦清醒、精力集中、思想情緒穩定了,才能在細小的環節上做到防患于未然。三要小事深做。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善于發現和找出事物內在的規律,將安全隱患“斬草除根”。四要小事新做,安全工作要根據工作實際,適應轉變,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避免因循守舊,走重復的不安全道路。五要小事常做。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我們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居安思危,常抓不懈。
行小事,方能防微杜漸,消滅事故隱患的源頭。只有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細節抓起,腳踏實地,才能防患于未然,最終避免事故的降臨。筆者認為,不管是何種崗位,處于什么狀態,安全生產始終是頭等大事。主動空杯,就是把每次工作都當成第一次,把每次檢查、每一次的操作都當成第一次、最重要的一次。《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