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普洱市咖啡產業發展異軍突起,普洱市范圍內的小粒種咖啡豆的種植面積、產量和出口量占據了全國的半壁江山,“思茅小粒咖啡豆”品牌的產地聚合效應初步顯現。
由于進出口小粒咖啡豆在我國農產品貿易中所占份額很小,對咖啡豆的檢驗檢疫判定至今無檢驗檢疫行業標準。檢驗檢疫機構在對出口咖啡生產企業監管和對出口咖啡檢驗檢疫過程中缺乏適用的、權威的、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標準指導,在實踐中不易掌握尺度,不利于進一步提出明確的要求,規避風險,也不利于扶持咖啡產業的發展壯大。
為解決這些問題,普洱檢驗檢疫局于2008年申報了行業標準《進出口小粒種咖啡豆檢驗檢疫規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于2009年下達了制標任務。隨即,普洱局精心組織實施了《進出口小粒種咖啡豆檢驗檢疫規程》的編制工作。目前該標準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
近日,普洱局召集中科院熱帶植物研究所、普洱市咖啡產業聯合會的專家和各咖啡出口企業代表進行征求意見討論。討論會上,各位專家和各位代表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普洱局將整理、匯總相關意見,并修改《進出口小粒種咖啡豆檢驗檢疫規程》,力爭通過該標準的實施,有效地促進云南小粒種咖啡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主動適應咖啡產業國際貿易的需求,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履行檢驗檢疫的職能作用,力爭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培養一批咖啡檢驗檢疫的專家隊伍,為在咖啡檢驗方面建立檢驗檢疫的權威地位奠定基礎。(普洱檢驗檢疫局 鄭慧芳)
鄭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