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16日,質檢總局進口油菜籽檢驗檢疫研討會在江蘇南通召開。國家質檢總局動植司陳洪俊副司長、黃亞軍處長、江蘇局蔣原副局長、吳新華處長,以及來自華中農業(yè)大學、中國農科院油料所、內蒙古農科院、安徽農科院、中國檢科院的油菜莖基潰瘍病研究專家,內蒙古、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廈門、山東、湖北、廣東、廣西檢驗檢疫局代表參加了研討會。
會議通報了油菜莖基潰瘍病緊急檢疫措施回顧性研究報告、近年來進口油菜籽檢疫監(jiān)管情況及面臨挑戰(zhàn)、中加油菜莖基潰瘍病合作研究進展以及國內油菜莖基潰瘍病研究現狀。經研討,與會代表一致認為,101號公告發(fā)布實施3年以來,對防范油菜莖基潰瘍病傳入、保護我國油菜籽生產安全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中加油菜莖基潰瘍病合作研究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響應國家糧油“保供穩(wěn)價”的調控要求,國家質檢總局應研究常態(tài)化的安全風險管理措施,保障油菜籽安全進口。
鑒于進口油菜籽傳播油菜莖基潰瘍病的風險主要是油菜自生苗產生的孢囊孢子通過空氣傳播,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如果通過嚴格的接卸、運輸過程中的防疫管理措施能避免進口油菜籽發(fā)生撒漏,加工過程能有滿足滅活病菌要求的工藝環(huán)節(jié),加工過程產生的下腳料能徹底作焚燒處理,無論油菜籽主產區(qū)還是非主產區(qū),進口油菜籽的檢疫風險都是可控的。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還共同考察了南通的一家油菜籽加工企業(yè),審議了新修訂的進口油菜檢驗檢疫監(jiān)管要求和南通檢驗檢疫局油菜籽試驗進口監(jiān)管方案。(肖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