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長興縣成功通過專家立項論證,成為湖州市首個,全省5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綜合示范縣試點之一。近年來,長興縣以創建農業標準化綜合示范縣為突破口,依托標準名牌優勢 提高農業標準水平。2011年農業總產值實現52.3億元,增長12.1%;其中七大產業產值3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5%,增長26.1%。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5640元,增長12.6%,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90:1。農業特色產業為農民增收作用充分顯現,七大特色產業實現增加值17.49億元。主要做法有:
一是扎實推進“兩區”建設。長興縣糧食生產功能區規劃面積25萬畝,已建成面積7.31萬畝和4個省級高標準示范項目;和平、泗安2個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累計投入1.79億元,完成規劃總投資的97.9%;和平、泗安、洪橋3個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累計投入33466萬元,完成規劃總投資的69.36%。
二是加強農業標準項目實施。按照建設標準化、管理制度化、生產規范化、產品安全化、產業品牌化的要求,積極培育了一批標準化實施主體,標準化農業主體比例為25.99%,共創建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27個、市、縣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17個。
三是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圍繞縣委縣政府大力發展的九大特色農產品的七大產業,積極構建農業標準化體系,制定了《紫筍茶》行業標準,《栝樓》、《青梅》、《銀杏》3個省級地方標準,制定了《長興中華絨螯蟹》、《長興葡萄》、《長興蘆筍》、《長興白茶》等24項縣級地方標準規范,不斷提高農業標準化覆蓋率。
四、強化農業品牌建設。按照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主產區的工作要求,大力推進農業品牌戰略,建立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園區1個,獲得國家地理標記產品2只,創建浙江省農業名牌產品10只,省著名商標12件。全力打造農產品品牌,已獲得國家地理標記產品2只。創建浙江省農業名牌產品10只、省著名商標12件、浙江省著名農產品3只。(鄒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