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消息引發網友關注:甘肅省衛生廳決定把在騰訊和新浪網建立微博作為中醫師帶徒考核內容,1000個中醫師傅每人建2個微博,由3個徒弟維護,群眾提出的醫療問題由徒弟整理并請教師傅后回答,每人每年必須回答100人以上問題。此后,甘肅省衛生廳于8月份公布了三批衛生行業個人微博名錄。
對這一舉措,有網友稱是一次創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也有不少網友質疑微博“問診”,認為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很難憑140字對患者病情有全面的了解。
是健康咨詢而非“診療”
在聽到記者說微博“問診”時,甘肅衛生廳廳長劉維忠馬上糾正道:“我們提供的不是診療服務,而是健康咨詢服務。”
2009年衛生部發布的《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內容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醫療保健信息管理的相關規定。不得從事網上診斷和治療活動。記者在甘肅衛生廳網站上看到,專家開微博的主要任務是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詢:通過個人微博轉載和發布健康信息,及時準確回復網友在微博上的提問和咨詢;收集、整理、驗證和推薦民間單驗方,方便群眾治病;為群眾提供就醫指導等。
甘肅衛生廳稱,咨詢和診療是有嚴格界限的。現在所做的,只是通過微博把咨詢搬到了網上,涉及面更廣泛。劉維忠說,對于西醫而言,診療有一套很詳細的規范化流程,沒有化驗單和各項檢查結果,醫生無法對病患進行診斷和治療;而中醫講究望聞問切,處方必須面對面地瞧過病之后才能開。他強調,微博“問診”只是提供一個咨詢和引導的平臺,引導患者正確就醫,不要亂吃藥。“患者可以從我們的微博上得到信息,找到更好的醫生,知道什么病哪個醫生看得好,不盲目掛號!”
發布“單驗方”不是開處方
針對網友對通過網絡發布中醫“單驗方”的質疑,甘肅衛生廳表示,這些單驗方由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組織搜集,經相關業務驗證機構嚴格驗證,驗證后證明是成熟的、安全的才予以公布。劉維忠告訴記者,不經過面對面地診療就開方的行為是不允許的。“單驗方主要是針對一些有普遍性的或者不復雜的疾病,或者是公布一些食療的配方,針對的是簡單的、不復雜的癥狀。”劉維忠說,“我們的想法是引導患者,結合患者自身情況為他推薦比較合適的醫療資源,微博上面的醫生,并不會指導患者去用藥,開處方看病。”
對于微博“問診”是否會產生醫療糾紛的問題,劉維忠表示,因為提供的是健康咨詢服務而非診療服務,目前還沒有發現產生醫療糾紛的情況。劉維忠還透露,衛生廳計劃開一個微博矩陣,“在這個微博矩陣里面一個人提的問題,所有的專家都能夠看到,如果這個人說的不對,其他專家可以糾正或者補充,而對于行業內部患者與專家即時交流、中外同行交流都很方便。”
監管是否存盲區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中規定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是指通過開辦醫療衛生機構網站、預防保健知識網站或者在綜合網站設立預防保健類頻道向上網用戶提供醫療保健信息的服務活動。
而根據國務院發布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開設醫療信息服務類網站和頻道都要面臨準入的問題,得向國家相關主管部門辦理經營許可或者辦理備案手續。微博“問診”依據的是微博這一傳播平臺,在性質與傳播方式同網站及頻道不同,同樣是提供醫療保健信息,微博“問診”在準入方面如何審核?
此外,微博作為開放式平臺,醫療行政管理人員及醫師在微博上發布信息是一種機構行為還是個人行為?衛生部《辦法》中法律責任能否適用于微博這一新平臺呢?
有專家認為,對微博“問診”的實施,尚需要衛生行政管理機構出臺具體、切實可行的監管規則相配合。(記者 銀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