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娟娟 發自上海
盡管惠氏奶粉被曝陷入結石門已3天,截至昨日,結石患兒的數量新增了1例,共20名,其中4名患兒已領取每人2000元的統一賠償金。此外,《每日經濟新聞》昨日從惠氏(中國)公司獲悉,該公司已與部分結石寶寶家長展開溝通,希望協助他們進一步查出病因,并愿意承擔相應的檢查費用。
4名患兒領取了2000元賠償金
自惠氏奶粉事件曝光后,這兩天惠氏公司接到了大量消費者的來電咨詢。“銷售目前看來還算正常,而長遠影響估計要過段時間才能看出來。”惠氏(中國)公司公共關系總監席慶表示,目前并未接到新的投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20名患兒中,已有4名患兒領取了2000元賠償金。“湖北省公安縣消協、工商、村里的領導也多次通知我們去領2000元賠償金,但我已明確告知不接受賠償。”患兒家長李雪鋒認為,賠償協議是基于22家問題奶企的聯合行為,而惠氏本來就不是這個范圍的,所以不應該領這2000元,他目前已委托公盟律師團擬采取法律手段維權。
惠氏:愿意承擔患兒檢查費用
得知惠氏公司希望家長提供患兒資料后,前天晚上,患兒家長牽頭人李雪鋒就此問題與部分家長討論,出于尊重部分家長意見的考慮,李雪鋒表示暫時不會向惠氏方面提供此份名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惠氏昨天已通過其他渠道獲得了這些患兒的資料,并已與其中的部分家長展開溝通。“如果消費者愿意的話,我們可以安排他們到更好的醫療機構做檢查,請專家一起查出病因。”席慶表示,“這方面的檢查費用,我們也會考慮幫消費者承擔。”
家長:還能相信哪家奶粉
雖然目前只有20名患兒在冊登記,但該事件還是引起了廣大喝惠氏奶粉嬰兒家長的強烈關注。
“我們現在還能相信哪家奶粉公司呢?”“現在還有哪個牌子沒查出問題來?”“明后天我們也要去查一下囡囡的腎到底有沒有結石”……不少家長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據了解,目前惠氏奶粉業務遍布亞洲、歐洲、美洲、中東等地區,公司在中國、新加坡、新西蘭、愛爾蘭、泰國、菲律賓等國家都設有工廠。目前所有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惠氏嬰幼兒配方奶粉均采用來自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奶源,其中90%的產品從新加坡原裝進口,其余部分則由位于上海的工廠加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