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艱苦條件下綻放的愛情之花很美麗
“湖北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自2004年啟動以來,已把20462名應屆本科以上畢業生送到了全省1900多個農村中小學的教學崗位上,其中有多少人在農村的土地上收獲了愛情,很難給出準確的統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正如湖北一位縣教育局的官員稱贊的那樣,這些“在艱苦條件下綻放的愛情之花,很美麗”。
很難說,他們是為了愛情還是農村教育選擇扎根當地,更恰當的解釋是:這兩者兼而有之。
外表憨厚的曾令洋在去年3月和伶牙俐齒的李凌確定戀愛關系后,他就把結婚大事提上了日程,并經常催促女朋友。他的理由是:結婚后,兩人會有一致的奮斗目標。小伙子更真實的想法,是擔心這個來自武漢的城里姑娘“有一天會離開資教隊伍單飛”。今年5月20日,他如愿以償。
周亮在自己的家鄉蘄春縣資教,服務期滿后考上了汕頭大學的研究生,去年畢業時他有機會留在那所環境優美的大學擔任輔導員,但最終還是回到了蘄春。讓他牽掛的是身體有病的母親、正在那里資教的妻子和在去年11月出生的女兒。
蘄春縣張榜鎮的孫沖中學,目前有18名資教生,6個資教寶寶。可以預見,未來寶寶們的隊伍還會擴大。接下來要講述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這所被群山和農田環繞,外表已經破敗的學校。主角除了資教生,還包括外科醫生、銀行職員和只有小學文化的村民。他們有幸成了資教生的丈夫或者妻子。
外地人李利琴在2004年加入資教生隊伍,如今已成長為孫沖中學的校長。她在網上遇見了一位縣城的外科醫生。在他們的網戀才進行兩個多月的時候,雙方父母就在第一次見面中為他們定下了終身。“當時有賭博的感覺。”李利琴說,如今孩子已8個月大,夫妻倆還從沒吵過架。希望這場婚姻的“賭局”,夫妻雙方能共贏。
張戀從認識男友到結婚的時間要略長于她的校長,但也只有5個月。她在婚后一年產下一子。他們的相識略帶戲劇性:一位退休教師來孫沖中學吃飯,前校長請他為張戀介紹男朋友。老教師顯然看中了張戀,他說:“那就介紹我兒子吧,他們年齡差不多。”當時,張戀未來的丈夫還在武漢一家銀行工作。現在,他辭職回家,準備以大學會計專業畢業生的身份,參加縣里的教師編制考試。
用“輕率”等詞形容這兩位資教生的“閃婚”,顯然不合適。這些“對社會責任積極擔當,對歷史使命勇敢回應,對理想信念堅定追求”的年輕人(此為教育部師范司對湖北資教生的評價),大都內心單純。他們在農村的土壤中孕育的愛情和婚姻,同樣干凈、純潔。
如果不認同這一點,你可能難以理解黃岡師范學院的畢業生辛大華與當地一位僅有小學學歷的女子的結合。她是去孫沖中學看望在那里讀書的妹妹時,認識了她的班主任,外表清爽、秀氣的辛大華。3年后,在北京奧運會開幕的那天,兩人成為夫妻。辛老師在此前的3年里,主要通過網絡和電話與遠在東莞打工的女朋友聯系。她雖然只讀過小學,但心靈手巧,也長得漂亮,送給辛大華的第一件禮物就是自編的深紅色V字領毛衣。
蘄春縣教育局的一名官員曾經勸告辛大華,要慎重考慮自己的婚事。他擔心這種學歷、身份、經歷上的差別,會給他們的婚姻帶來麻煩。但辛老師說:“我沒想那么多,只要她能安心和我在一起。”他曾因表現突出被調往位于鎮中心的學校任教,但只在那里待了一個月,就回到了面臨被撤并風險的孫沖中學。
盡管,這些年輕人的結合大都沒有閃亮的婚戒,沒有盛大的婚禮,沒有寬敞的房子,但對志愿投奔農村天地的大學畢業生而言,那些都不是重要的。“最主要的是,我們在這里資教,而且我們很幸福,很快樂。”一位資教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