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空調格力造”這句廣告語,已經讓老百姓人人皆知。然而,近期,深圳消費者狀告格力空調“能效欺詐”的新聞,和此前多家媒體爭相報道格力空調爆炸的新聞,使這個國內空調界老大處境有些尷尬。面對這個多事之秋,格力方面一直未有明確回應,多起事故至今仍無下文。
格力違反國標銷售高能耗空調被消費者起訴
國慶期間借廠家優惠活動買臺空調本來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深圳消費者王秀山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被格力空調惡意欺騙的事實讓他最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9月30日,王秀山已正式向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格力空調退還購機款,并停止生產、銷售違反國家能效規定的產品。
據王秀山介紹,2011年9月28日他在位于深圳市龍崗區布吉信義假日名城博雅園的格力專賣店購買了一款型號為“LF16W”的“格力”牌空調,購機款為12800元。因為不太懂家電,為確保買得放心,盡管聽說格力空調比其他品牌貴,他還是選了格力。空調送到家后,王秀山發現發票上寫的貨物名稱是“格力空調”,銷售單位卻是“深圳市春苗電器有限公司”,并沒有“格力專賣店”的字樣。他又想起以前無意中聽說過目前國家空調能源效率等級分為1級、2級、3級,遂出于好奇核對自己剛買的空調,但令他詫異的是送來的格力牌空調上卻標的赫然是4級能效。
既然國家標準強制規定能效標準只分為三級,格力空調又哪里來的4級能效產品?王秀山又托人通過上網查詢,才知道這款4級能效空調不符合國家強制標準要求,屬于不合格產品。
王秀山說,這臺4級能效的格力空調,生產日期是2011年9月,屬于國家“空調能效新標”發布后違法生產、銷售的不合格產品。
王秀山在訴狀中認為,格力空調作為國內知名的空調生產商,卻明顯違反國家相關法規,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能源效率規定的低能效空調,嚴重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業內人士指出,自2010年6月國家空調能效新標這一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后,3級能效成為家用空調產品市場準入的最低門檻。而格力涉嫌違規的空調,不僅面向普通家庭消費者銷售,并且其外觀也與家用空調差不多,格力有意鉆國家規定的漏洞。
沉陷爆炸泥沼多起事故至今無下文
其實格力空調質量頻出問題的新聞已并不新鮮。據可查資料,此前格力空調在衡陽、廣東、重慶等多個地方出現爆炸事故,但很多事故至今沒有下文。
案例一:2011年6月26日上午9時許,衡陽市衡東縣麗都花園小區一商戶在安裝格力空調時,發生爆炸。爆炸致使店主劉建軍當場死亡,格力空調衡東經銷店的兩名安裝工受傷,其中安裝工向新衡重傷。
據現場知情者介紹,因近日天氣炎熱,商鋪店主劉建軍在衡東縣格力空調經銷店購買了一臺格力空調掛機。當天上午9時許,安裝工人在安裝過程中,引發爆炸。事發5個小時后,格力空調衡東經銷商與記者取得聯系。該經銷商稱,引發爆炸的原因可能是安裝工在加長銅管時,氣罐爆炸。
案例二:2011年3月29日,廣州市新塘大潤發超市停車場前的一個保安亭,就發生過一起格力空調爆炸事故。當時有一位電工正在現場,爆炸造成該人士受輕傷。
4月1日,格力僅在其新浪網的官方微博上回應稱:“空調爆炸當天,廣州二十幾度,不冷不熱、不潮濕、不下雨,為什么要開空調?崗亭任何人都可以進,是否是競爭對手做的手腳,還是質量問題?”
這一回應立刻引起公眾的熱議,公眾普遍認為格力這一說法“很不負責任”。
在公眾質疑的聲音中,格力再次發布聲明稱:“廣州格力空調爆炸初步判定系人為破壞,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經專家現場調查,初步判定系人為原因,不排除人為蓄意破壞。”格力表示將配合公安機關調查,第一時間發布真相。
與最初的聲明意思沒變,直接先將空調質量問題排除,將矛頭全部指向了同行競爭對手。難道今年發生的兩起爆炸事件,真如格力官方所說的“爆炸系人為破壞”的原因嗎?很多人對此產生了很大的懷疑,有人甚至翻出了格力空調爆炸的“舊賬”。據不完全統計,從2009年以來,格力空調發生五起爆炸事件,共造成6人受傷。目前,維權網消費者投訴平臺,接到很多關于格力空調故障的投訴。
對此,產經評論專家洪仕斌認為,在爆炸真相尚未大白之前,格力就向媒體發出“爆炸系人為破壞”的聲明,態度非常輕率,“好像爆炸和格力無關,是競爭對手搞事,最后競爭對手反倒成了這一事件的替罪羊”。
更多案例:2009年6月2日,據《河源晚報》報道,廣東河源市兩名維修工在對一臺格力空調主機進行維修時發生爆炸,兩人均受傷;2010年6月29日,據重慶電視臺報道,重慶一名維修工人在維修格力空調的時候,空調發生爆炸,造成該維修工受傷;2010年7月30日,據四川在線報道,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玉龍鎮醫院家屬區一居民房內格力空調發生爆炸,3人受傷。
格力空調為何事故不斷?
業內人士普遍談到了三個因素,首先是格力的品牌管理出現了問題,體現不出一個大企業應有的品牌管理的專業性。格力的作風一向比較強硬,給人以不善溝通之感,這體現在其與媒體、消費者的溝通上。
其次,外部環境變化后,格力的戰略發生改變。格力以前低調務實,但在不斷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格力面臨很大壓力,“跳”了起來。
再次,格力不斷地在創新,一分為二地看,一方面引領了新技術,但另一方面新產品也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就會引出負面新聞。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一針見血地指出。今年以來,格力推出大量變頻柜機、掛機新品,欲在變頻時代繼續稱霸。他表示,格力為捍衛自己的行業龍頭地位,希望以變頻新品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賴,盡管跟進其他企業,但由于發力遲緩,變頻應用技術積累相對還不夠成熟,“新品多處于實驗階段,出現故障也就不意外了”。陸刃波說。
格力空調出現多起爆炸情況已經引發部分人士對其產品質量的憂慮,而公然進行“能效欺詐”違反國標生產和銷售高能耗產品,更是暴露出企業經營的“誠信短板”。在上述一系列現象中,空調爆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能效欺詐的目的又是什么?面對消費者的重重疑問,我們迫切期待格力公司的正面回應。
來源: 中金在線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