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期房,一定程度上可以等同于買圖紙或買沙盤,縱使售樓小姐將房源價值說得再動人,也不如看一眼實際小區、樓座、戶型來得真實和直觀 。最放心的買法就是現房交易 ,即使不能現買現住 ,樓座主體已建成 、小區規劃也已成型的準現房也是不錯的選擇。
記者調查
現房已成市場新寵
低迷的銷售持續了近一年的時間,開發商的資金鏈眼看越繃越緊,低折扣、優惠多等促銷口號一時間成為樓盤廣告的中心思想。與此同時,不少項目還打出了現房、準現房的廣告語。不少購房者認為,在樓市調控、成交冷淡的大背景下,期房原有的低價格、多選擇已經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準現房、現房的可觸可見性成為新的優勢點。
六成購房者選現房
調查顯示,在期房和現房等銷售模式的選擇上,近六成購房者表示近期會考慮買現房。
在諸多購買現房的因素中,避免開發商資金鏈斷裂而帶來的延期交房、爛尾樓等情況出現,是這些購房者考慮的第一出發點。不過仍有21.62%的購房者表示,近期買房也會考慮并愿意購買準現房,主要還是想給自己增加更多可供選擇的余地。愿意購買期房的購房者為13.51%。這部分購房者認為,期房的價格都相對低于現房價格,剛需需求者在經濟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不得不權衡前期的支付水平和長遠的月供能力,因此會去考慮期房 ,來緩沖買現房支付首付后帶來的經濟壓力。
針對目前青島房地產市場的成交情況,記者也小范圍進行了購房心態調查。從對周邊人的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人更認可現房,因為現房看得見摸得著,這樣不管市場調控政策等各種不確定因素如何作用,有房隨時入住都是很值得放心的事情。個別擁有不止一套房產的被調查者還認為,相比于期房來說現房更有利于投資置業,因為期房的等待時間比較長,往往要等一兩年,而現房買來即使沒看到價格上漲,至少還可以通過出租來獲得收益。
犧牲選擇還是降低風險?
近期剛買上房的丁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會選擇買期房。“我想買在嶗山區,都說政府調控房價,但看房時仍然發現,一年前開盤的準現房,要么價格已經提到一萬五六千甚至一萬七八千,要么房源已經差到不行。”看來看去,丁女士還是決定買期房。“我看買期房的也不少,我周圍的親戚朋友這兩年都是買期房。如果現房準現房那么好,為什么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期房?現在市面上的許多現房都是別人選剩下、賣不出去的,期房就不一樣了,選擇空間會大很多。”
正在準備買房的王先生卻并不認同丁女士的看法,他寧愿花更多的時間好好選擇一套風險小的準現房。“買期房的選擇余地是大了,但同樣,風險也大了。開發商賣一塊空地或只建了幾層的樓,企業的資質、房屋施工進度、售樓小姐之前的種種承諾只不過是霧里看花。最終期房建成后,如果發現規劃改了、房型也改了、配置什么的都與之前承諾不一樣了,這時才發現一切都是虛假宣傳,付完了房款后再打官司能保證打贏嗎?而浪費的時間和精力又豈是金錢可以彌補的?”
另一位買房者鄭先生不僅自己買了現房,甚至不遺余力地提醒周圍買房的朋友也像自己這樣做。“我很想提醒我的好朋友以及所有正在下單買房的剛需朋友們,期房準現房都不要買,現在買房就買現房。”鄭先生并非買首套房,新買的房子打算用作改善,按理說并不著急入住,但他堅持要買現房。
噪音:市面上的很多樓盤,為了證明自己交通方便,常常在售樓廣告中特別標明“距××主路不到100米”等信息。購房者多數會被開發商宣傳的交通方便這一賣點吸引,卻忽視了這也是最大的噪音污染源。
購買現房和準現房,可以站在房源處親身感受周邊的噪音情況,房源與主路之間是否有有效隔音帶、噪音有多大,基本都可以簡單目測和耳測。大多數看房者選擇白天看房,其實若想徹底了解房源情況,晚上最好也去看看房,考察一下晚上有沒有什么噪音污染源、以及光污染源,因為實際居住之后這兩種污染都在影響生活質量。一般標準是住宅區的聲音白天不能超過50分貝,夜間應低于45分貝,超過這個標準的噪音長期存在就會對人體產生很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