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6日訊(記者 鄧浩)國家質檢總局24日公告顯示,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140%。該批次超標產品為該集團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產的250ml/盒包裝純牛奶產品。黃曲霉毒素M1為已知的強致癌物。繼此前的特倫蘇OMP事件、“三聚氰胺”事件、陜西周至18名學生中毒事件、陜西榆林251名學生中毒事件之后,蒙牛產品再次曝出重大質量問題,引發網民熱議。
蒙牛再次挑戰公眾容忍底線
對此,編劇寧財神驚呼道:“又是蒙牛!”財經名博主潘益兵詰問:“蒙牛這個是不是該叫屢教不改?”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調侃說:“蒙牛公司應更名為蒙人公司。”
蒙牛華中區媒介負責人稱,該款產品只銷往西南地區,從未進入湖南長沙及華中片區。對此,網民北緯太平洋憤怒質問道:“西南的同胞就不是中國人了嗎? 還那么理直氣壯地說只銷往西南?”該負責人聲明也讓廣大網民聯想起了此前時任蒙牛CFO的姚同山聲稱“蒙牛出口到香港的產品出問題幾率要比內地小得多”所引發的風波。當時,蒙牛曾發聲明否認,稱蒙牛銷售到任何地方的產品,其生產體系和品質標準均一致。
25日晚間,蒙牛在其官網道歉并稱,該批次產品在接受抽檢時尚未出庫。對此,網民并不買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指出,需說明問題原因和整改方案,而不只是道歉。
《華夏時報》記者卓卿言簡意賅:“蒙牛又一次挑戰了公眾的容忍底線。”
網民直指蒙牛生產質控重大缺陷
科學松鼠會成員、知名科普作家云無心指出,牛奶中出現黃曲霉素M1的原因是飼料中黃曲霉素含量過高。把發霉的谷物作為飼料,其中的黃曲霉素在24小時之后就能進入奶中。蒙牛黃曲霉素跟雙匯瘦肉精很相似:問題是原料,但企業沒有保證原料合格,消費者的追究對象應該是他們。作為常規檢測項目,蒙牛居然沒有自檢出來,說明其生產和質控存在重大缺陷。
網民質疑蒙牛“市售產品均合格”聲明
25日晚間,蒙牛在其官網上發表聲明稱:“目前,蒙牛在市場上銷售的所有產品均為合格產品。”此聲明受到網民普遍質疑。
網民饞嘴熊熊123的分析一針見血:“牛奶檢出黃曲霉素,是因為牛吃了含有黃曲霉素的飼料導致的。奇怪的是蒙牛高管卻聲稱沒有產品流入市場,你把消費者當腦殘嗎?恰巧吃了問題飼料的奶牛都是同一天產奶,而產的第一桶奶剛到工廠,就被質檢部門抽查,而結果是在當天就出來的?別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了。”
網民熱議違法成本低下應嚴懲
對于蒙牛屢教不改的狀況,清華大學氣候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齊曄強調說:“關鍵是先嚴懲!不懲前,如何毖后?”馬軍表示贊同:“違法成本必須提高。”某網站環保主編章歡義憤填膺道:“這種企業破產也沒什么可惜的,不能打著民族品牌的旗號就縱容!”
中國區域競爭力研究院首席顧問范利祥認為:“蒙牛連續多次出現如此重大事故,中國是不是該推出有關法律法規,讓這類企業,永遠退出市場?屢教不改背后,是違法成本極為低下。”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喻國明教授憤怒地指出:“對蒙牛這樣的無良企業,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給它機會了!”
網民呼吁:抵制蒙牛,從我做起
移動夢網新聞中心主編袁國寶對蒙牛失望道:“鑒于蒙牛三番五次的出現嚴重問題,完全置國人的健康于不顧。鄭重呼吁抵制蒙牛。” 馬軍也提醒廣大消費者:“善用我們的消費權力。”
網民xin2l支持抵制倡議:“如果大家都不買它的牛奶,它還能不倒閉嗎?它倒閉了,還有人敢生產致癌牛奶嗎?所以,這個需要殺雞儆猴!”
清科集團創始人、CEO倪正東聲明:“今天再一次看到蒙牛產品質量有問題的新聞,作為一個消費者,我決定一輩子不再購買和飲用任何蒙牛產品。這樣的企業,不值得尊敬,也不值得學習。”
對于仍在使用蒙牛產品的消費者,牛博網創始人羅永浩怒其不爭道:“接連發生三聚氰胺和特倫蘇事件后,還在飲用蒙牛的國人,蒙牛無需對他們道歉,懇請蒙牛收回道歉……”
在微博上,網民們正在廣泛轉發這樣一條消息:“抵制蒙牛,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