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協將發布“汽車消費警示” 汽車投訴迎面駛來
從遼寧省和沈陽市消協得到的信息表明,今年下半年以來,汽車的投訴數量明顯增多,尤其是個人購車引起的汽車質量及維修投訴更是大幅度增加。沈陽市消協一天就曾有過接待5起私家車車主投訴商家的紀錄。用消協人士的話說,汽車投訴已經成為近期投訴當中的一個新的熱點問題。有關人士稱,隨著個人購車日益增多,這方面的投訴還會不斷增加。
新車出現假配件
新買兩個月的桑塔納轎車,在給該車保養時發現有一個剎車盤竟然不是大眾公司原廠配件,氣憤的消費者多次與經銷商交涉,雙方未達成一致。
據消費者謝先生稱,今年6月他在遼寧一家銷售大眾汽車的公司購買了一輛桑塔納2000時代驕子。幾天后,謝就感到剎車時方向盤和車身有些發抖。他曾給經銷商打電話,對方稱,這種現象是正常的,過一段就好了。8月份,謝先生到北京工作,這時該車已經行駛3500公里,按要求,要進行首次免費保養。謝先生于8月17日將車開到北京一家大眾汽車維修站進行保養。檢查中發現兩個剎車盤中有一個不是大眾原廠的,按照大眾要求非原廠配件不予保修,讓謝先生付1125元維修費。
“買的是新車,怎么能有假配件?”謝先生大為不解,提出退車和索賠。在與經銷商交涉沒有結果的情況下,謝先生只好來到市消協投訴。面對消協,經銷商矢口否認消費者指出的假配件的問題,更不同意消費者提出的種種要求。最后在消協的調解下,雙方同意經有關部門鑒定后解決此糾紛。
是修車還是“砸車”?
家住和平區的王先生從一家修理廠把修好的面包車開回家。在此之前是因為汽車的減震器損壞才把車送到修理廠檢修的。
一周之后,王先生在開車過程中發現減震器的老毛病又犯了。他懷疑是修理廠沒有給修好。為了看個究竟,王先生自已先鉆進車下把減震器卸了下來。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減震器已經被鑿成了不像樣。這哪里是在修車,無異于砸車。
氣憤之余,王來到修理廠論理,并要求索賠。修理廠理直氣壯地告訴他,這里就這樣干活。見沒理可講,一氣之下,王拿著減震器來到消協投訴。
冰雹引出的投訴
家住沈陽市和平區的陳先生花了24萬買了一輛轎車,今年5月份,行駛在沈城郊區道上遇到的一場冰雹。當時天色已晚,第二天早上再看到自已心愛的轎車時,發現轎車周身已變成了“麻臉”,轎車表面全是坑洼,在陽光的反射下更是明顯。
陳先生開著車找到經銷商,一句“天禍”便把陳先生打發走了。陳先生多次與對方交涉未果,還惹了一肚子氣。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陳先生只好到沈陽市消協投訴。
消協介入此事后也多次與商家及廠家聯系,但是對方仍以“天禍”為由,拒絕承認是車輛的質量問題。目前,消協仍在耐心地調解此案。
消協要發布“汽車消費警示”
面對近期汽車投訴不斷增加的情況,省、市消協都表示,近期正在研究出現的情況,準備發布“汽車消費警示”。
消協人士指出,從目前投訴情況上看,汽車投訴主要是質量、售后服務、虛假宣傳等方面。畢竟汽車投訴是一個新的問題,再加上汽車不同于一般商品,價格比較昂貴,這給消協的調解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從調解的結果來看,讓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并不太多,而且大多數是消費者的利益沒有完全得到保障。很多時候,消協用支持消費者到法院起訴的方式來處理消費者的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