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用于識別廣西地稅發票真偽的發票專用識讀筆,點在兒童有聲讀物上也能發出“此發票為真發票”的聲音,根據納稅人的這一舉報,廣西地稅局已成立工作組,對這一事件展開調查。5月5日,該局回應稱,確實存在發票專用識讀筆誤讀有聲圖書現象。
4月30日,南寧市民王先生無意發現,用來驗證發票真偽的GLD信息防偽系統產品——發票專用識讀筆放在兒童有聲讀物上也能發聲。據了解,2009年7月,廣西地稅普通發票實行第三次換版,在新版發票中添加使用GLD信息編碼語音識讀防偽專利技術,而GLD信息防偽技術的提供者則是廣東恒立捷爾達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這一技術除了被廣西地稅局采用外,青海、云南等多個省份的新版發票也都采用了這一防偽識別技術。
廣西地稅局初步調查結果表明,所謂的GLD信息編碼語音識讀防偽技術,只是商家把目前圖書市場上普遍采用的兒童有聲讀物OID識讀技術,改頭換面套用在了發票上并申請了專利而已。
據了解,OID識讀技術簡單地說就是用含碳的油墨在印刷品上印刷出點陣圖形,每一個圖形代表一個含義。點讀筆里面的芯片經過圖形比對,找到存儲器里面預存的、與這個圖案對應的音頻信息播放出來。OID識讀技術總共有6萬多種編碼組合,由于現在這是一種免費開放的公開技術,編碼組合代表的內容可以自行定義,僅深圳一地就有幾百家廠商在使用這一技術生產兒童點讀圖書,外研社、人教社、湘教社等國有出版機構也在使用這一技術用于多媒體教學。
OID識讀技術的發明者臺灣松翰科技公司大陸代表就此表示,從廣西地稅局提供的發票樣品看,恒立捷爾達的GLD防偽技術實際采用的是OID20077號編碼,而這個編碼在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出版的《睡前故事》等圖書中已經應用,其識別筆遇到了相同編碼的有聲圖書,或者圖書智能閱讀筆遇到了相同編碼的發票,存在誤讀也就并不奇怪。
“將圖書市場普遍采用的通用識讀技術運用到發票防偽領域,是不能起到真正防偽效果的。”國家質監總局下屬的相關單位領導說,“造假者只要采用同樣公開的編碼,即可印刷幾乎同樣的假冒發票,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除廣西外,云南、青海、內蒙、寧夏等地也都采用了這一‘防偽’技術。”
據悉,廣西地稅局已暫停了GLD信息編碼語音識讀防偽技術及發票識別筆的政府采購。相關負責人表示,初步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已有多地稅務部門“中招”,不法分子完全有可能采用同樣的編碼方式偽造發票。廣西地稅局將在調查結束后,向國家稅務總局匯報有關情況并提出相關建議,以維護廣大納稅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