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安全風波此起彼伏
7、8月之交可謂日化界的多事之夏。霸王二惡烷風波稍事平息,作為美國FD A批準的外用生發產品,標榜100%中草藥護理的章光101中又檢出未列明的西藥成分米諾地爾,已在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下架。
章光101自檢稱是“操作失誤”
日前,新加坡衛生科學局稱在例行檢查時,發現章光101金裝101高級生發靈及章光101D發寶兩款產品含有0.26%米諾地爾成分,隨即兩款產品被要求下架。此后,香港衛生署也要求回收這兩款產品。
章光101為此特別發布兩次《通報》,先表示將進行自檢,強調米諾地爾成分本身外用無明顯毒副作用。繼而又公布自檢結果,稱新加坡、中國香港的問題產品為浙江工廠定制產品,由于廠房整體搬遷,含有米諾地爾陽性對照品的酒精溶液被當作原料酒精不慎流入出口產品的提取車間。記者致電章光公司時,對方一再強調,兩款產品屬于浙江工廠的定制產品,在國內市場并無銷售,并已對在北京、鄭州、浙江的三家工廠產品進行了抽樣自檢,并未檢出米諾地爾成分。“北京市藥監局也已對北京工廠的全部產品進行了抽樣檢測,目前檢測報告還沒有出來。”
與此同時,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對90家化妝品企業的81批次檢品化妝品進行的專項抽檢顯示,包括章光101染發膏在內的5家企業6個批次的產品被檢出涉嫌違法添加間苯二胺致癌物質。這一信息也已向北京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反映,由其來查明究竟是章光北京廠生產的產品,還是假冒產品。
霸王“二惡烷風波”初告平息
與此同時,香港化妝品技術資源中心上周末對媒體宣布,對目前市場上33款護理產品進行了二惡烷含量檢測,包括飄柔、潘婷、沙宣、歐萊雅、強生、力士、霸王等23款洗發液和強生、玉蘭油、多芬、碧柔、威露士、滴露等10款沐浴露,其中洗發液二惡烷最高測試值為11.2ppm,沐浴露最高測試值為12.1ppm。
香港化妝品技術資源中心商務拓展主任梁國斌表示,該中心隨機從香港市場上采購樣品,每款一支,由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檢定中心進行檢測。23款洗發液中,15款二惡烷含量在2-5ppm之間,5款在5-10ppm之間,3款在10-15ppm,最高為11.2ppm,平均為5.37ppm;10款沐浴露產品中,9款含量在2-5ppm,1款在10-15ppm,最高含量12.1ppm,平均含量2.6ppm。從結果看,只有一款沐浴露比其他品牌產品含量高出較多,但香港化妝品技術資源中心并未透露此款產品名,僅表示,這些產品均未超過最高含量國際標準。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去年的強生沐浴露二惡烷風波中,曾在其官網上發布對衛浴產品安全風險評估的結果,即日常消費品中(食品和藥品除外),二惡烷的理想限值是30ppm。
如此看來,“霸王致癌說”當可告一段落,但瑞銀上周發布的報告稱,由分銷渠道得知,受負面信息打擊,霸王銷售額較以前大降6至9成,股價再度大跌5%,自二惡烷事件爆發后,其股價已累跌近26%。瑞銀也將其目標價降至4.3元,并將其今明兩年的盈利預期分別下調了18%及16%,至3.52億元及4.57億元。不過從長期看來,瑞銀表示,現金流充足、業務主打低線城市、危機處理迅速、采用新營銷策略以及產品多元化將使得霸王最終熬過此難關。
按照公開數據,2009年實現營業額17.56億元、同比上升24%的霸王,在內地市場占有率約為7.6%,在中草藥洗護發市場占有率超過46%。A C尼爾森調查顯示,霸王的市場份額從2006年的3.5%上升至2007年的5.7%,并于2008年底達到7.8%。而霸王方面首次公開的歐睿數據則顯得更為有利,在整體洗發水市場份額中,海飛絲從2008年的18.3%下降至2009年的17.6%,飄柔從14.3%下降到13.3%,霸王則從8.0%上升至9.6%。而在中草藥洗發水市場中,霸王的占有率從49.4%進一步擴張至52.9%。但經過本次事件之后,2010年度霸王的市場占有率肯定會有所下降。
采寫:南都記者 呂靜蓮 實習生 王天琪